居家生產-常見的溫柔生產方式(二)

居家生產
常見的溫柔生產方式(二)

居家生產
 
居家生產,顧名思義就是將生產的地點從醫院拉回家中,黃資裡秘書長表示:「居家生產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與等待」。居家生產多半會請到助產師來家中協助,當產婦開始出現規律的陣痛產兆,或者媽媽已經破水了,此時就會撥電話通知助產師(或者一併通知陪產員和助產師、醫師),助產師會計算路程,告訴產婦和家屬自己即將在多久後抵達,而在抵達前可以先做些什麼,倘若路程較遠,也可能請附近的助產師暫時協助照顧產婦,基本上從產婦步入第三產程到分娩結束,助產師會全程在旁協助生產。
 

一、設備
居家生產的設備,主要是爸爸媽媽依需求自行準備,而助產師往往也會建議產婦準備生產球等器具紓緩疼痛,或者是預備生產時要鋪設的地墊等等,助產師也會隨身攜帶胎心音監測器、磅秤、聽診器、生產與急救用品等工具。
 

二、產前了解
如同前文提及,想要選擇居家生產的媽咪,產前應有的檢查一樣也不可馬虎,除了充分了解產婦健康、胎兒生長發育、有無妊娠合併症等,孕媽咪也要和信任的產檢助產師密切的配合,並提出居家生產的構想和助產師深入討論,一方面讓助產師替妳評估是否適合採取居家生產,協助妳平安而愉快的迎接寶寶道來。
 
(1)足月後進行會陰訓練:決定要採取居家生產後,助產師也會提前讓孕媽媽開始練習會陰按摩,藉此增加會陰部肌肉彈性,可以降低分娩時會陰撕裂傷的機率。
 
(2)尋找理念契合的助產師:助產師在居家生產裡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孕媽咪在選定理念契合的助產師後,會至助產師的助產所進行兩到三次的晤談和產檢,務必要把自己和寶寶的身體狀況、產檢結果提出來一併討論,而至助產師也會至產家評估居家生產可行性。當然,若媽媽本身心態尚未準備好,或者住家的空間和出入人員評估後認為不適宜,就會建議媽媽以醫院生產為優先考量。
 
(3)親友可一同陪產:經過產婦和先生的同意,親友也可以進入家中陪伴產婦,一同度過產痛時光直到寶寶誕生,擁有大家的支持,媽媽更可以堅強面對生產。
 

三、溫柔生產中的「催眠生產」
在溫柔生產的方式中,除了居家生產和水中生產最廣為人知也最常被使用,另外也有「催眠生產(HypnoBirthing)」在國外頗為盛行,但目前在臺灣卻鮮少被提及。黃資裡秘書長也提醒,不管是以哪一種方式生產,引導的人員一定事先要經過縝密的訓練、擁有十足的能力和經驗,而產婦本身也要做足功課,在雙方都有萬全準備的狀態下平安迎接寶寶到來。
 
 

四、助產師的角色
許多歐美國家,助產師和產科醫師的分工十分明確,尤其在英國,執業中的助產師約有4萬人,由助產師接生的嬰兒人數則佔每年出生嬰兒總數的4至6成,產科醫師則是專責處理高危險妊娠的照護。在臺灣,現今有越來越多女性意識到「產婦並非病患」的事實,所以也開始將生產的自主權拉回自身,在安全為前提下願意以嘗試以溫柔的方式迎接寶寶誕生。但目前臺灣現行的制度中,助產師必須由助產系所畢業才可報考助產師證照,提醒想嘗試居家生產的女性們,應選擇有執照的合格助產師,因為助產師除了負責迎接新生命,更必須了解婦嬰的心理照護觀念,持續提供關懷與陪伴讓產婦擁有愉快的生產經驗,也確保居家生產的品質。
 
通常在分娩完成後,助產師會留在產家觀察3~4小時,一面確認產婦的身體和心理狀況趨於穩定,另一面也會同時教導新手爸媽新生兒照護重點,之後助產師也會定期進行家訪,對媽媽和寶寶的身心健康持續給予關懷。

 
【文章節錄自102年11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黃資裡
學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碩士
現任:
臺灣溫柔生產推廣協會秘書長
樂寶兒婦幼護理主任
悠之家產後護理之家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