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以研究婦產、生產醫療之學術專業、健全懷孕婦女產程教育、落實婦嬰產後衛教以提高溫柔生產之自然分娩技術促進國民身心健康為服務宗旨。
生產願景
創造美好的生產經驗~
身為一名婦產科醫師,最大的幸運在於,我擁有很多機會見證新生命的誕生。寶寶降臨到人世的那一刻,父母的欣喜、感動滿滿地寫在臉上,那樣和諧的畫面,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也跟著開心起來。
我們都知道,女性為了孕育新生命,繁衍下一代,必須付出許多努力和代價。過去因為醫療及資訊的匱乏,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的諺語,這也說明了女性生產所承擔的風險。隨著醫學與科技的進步,現在母嬰死亡率已逐步降低,我們不必像過去那樣擔心害怕,但是生產過程的不舒服與痛楚,卻還是讓女性承受很大的壓力。

每天和準媽媽們接觸,我可以了解到她們的擔憂與恐懼。因此,我開始思考:在安全的前提下,有無可能讓現行醫療措施更符合女性的需求,讓產婦不再那麼不安?事實上,台灣約有70%以上的孕婦是處於低風險的狀態,可以自然本能地產下寶寶。因此,我從客觀環境的改善開始做起,讓產房居家化,降低產婦的畏懼感。同時視產婦的狀態彈性調整常規的生產程序(例如選擇性的灌腸、會陰切開及胎兒心跳監測等),並鼓勵產婦的家人多參與。這樣施行下來,我發現準媽媽們通常會比較輕鬆自在,對於生產的過程也普遍感到比較滿意。

台灣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人關注生產醫療化的問題,而歐美各國更是早就興起生產自主化的浪潮。本會以關懷女性的角度出發,提供許多產婦須知的醫學資訊,釐清許多醫療迷思,並分享各國婦女生產的多元選擇。當然,臺灣的醫療環境與國外不完全相同,孕婦在了解自己的需求後,仍須與醫生溝通,在醫療安全的前提下,選擇符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生命的開始,應該是歡欣與喜悅。如果在懷孕的過程中,我們就能尊重生命的獨立與自由,讓女性擁有充分的資訊和選擇,再加上醫護人員的專業判斷,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創造更多安全、美好的生產經驗。

 
台灣溫柔生產推廣協會常務理事   黃光大
摘錄《溫柔生產》芭芭拉‧哈波著
(新自然主義出版)


期待溫柔多元的生產選擇
懷孕及生產對每一位婦女都具有重要且深刻的意義。一個正向的生產經驗是孕婦成為母親的重要事件,所謂「正向的生產經驗」是指產婦在被照護的過程中,可以滿足身體上及心理上的需要,同時擁有自尊與自主權。婦女生產時,應被視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機器,也不是一個製造嬰兒的容器。尊重婦女是具有重要性、是有價值的人,同時確保婦女對生產過程感到滿意,這絕對是促使婦女堅強,進而強健社會的一個要件。
 
目前,台灣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孕婦都到醫院生產。在這裡數字背後,有個很有趣的現象:西方外籍產婦對自己的生產通常有很多的意見,她們的醫師也會鼓勵產婦多蒐集資訊、多溝通,因此台灣有些婦產醫院會提供英文的生產計畫,不過,中文版卻付之闕如。台灣婦女受限於醫療知識及資訊的限制,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只能有一種選擇,因此通常會接受常規生產流程。這些常規導致太多的醫療介入,使得原本極其自然的生產過程變成了一條工廠的生產線。我們把機械、制式的步驟用在活生生、有感情的人身上,造成產婦有被剝奪自主、行動自由的感受,而且每個人都處在一種隨時可能剖腹生產的狀態。這些處置或許有其醫學上的作用,但是否每一位產婦都有必要接受?而這些常規究竟是為了方便醫院或醫療人員,還是產婦?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討論。
 
正常自然生產的婦女約占所有生產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對這一群大多數的正常婦女,如果要使她們擁有正向的生產經驗,推行溫柔生產將是可行的方法之一。溫柔生產會把婦女的生產放在中心,婦女可以控制自己的生產,因此能對將發生的處置做決策,而不是由醫生或任何其他人來決定。在懷孕生產的過程中,把不必要的打擾減至最低,以婦女為中心,而醫師、護士、助產士都是協助者。此外,溫柔生產也是指母嬰服務必須基於良好的科學證據,包括科技與藥物的介入都需要有實證支持。溫柔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符合婦女對生產的期望,讓婦女擁有正向的生產經驗與高滿意度,這對夫妻關係及未來的親子關係也會產生正面影響。
 
在推行溫柔生產以改善婦女的生產經驗,以及提升對婦女生產照護品質之時,我們需要有別於傳統對婦女生產的看法,例如目前在醫院常規的措施、我們如何看婦女生產,對婦女生產的信念等等,都需要有不一樣的思維,要由過去既有認識中,加入不同面向的思考。在這過程中即需要有更多的資訊,而《台灣溫柔生產推廣協會》引入不同的觀點,與歐美、日本等國的多元作法,值得我們參考。

 
台灣溫柔生產推廣協會 常務理事 郭素珍
摘錄《溫柔生產》芭芭拉‧哈波著
(新自然主義出版)